BOB半岛“中航光电”立足军工大力发展民品未来可期!

  BOB半岛军工企业应该是资本市场被取“外号”最多的行业,而且差异性还很大,比如有人称军工为“男神”,也有很多人认为军工是“渣男”。

  第一个是上市就意味着不得不公开很多信息,所以不管这些公司背后的母公司有多神秘,上市公司的业务都会比较简单,而且大部分都会军民两用,那么很多东西是可以推测的。

  第二个是军工的背后很多都是央国企,我们的央企规模是非常庞大的,既有赚钱的,也有亏钱的,而拿出来上市的,基本上也都是优质资产。

  这也是很多人天然对央企有一种信任的原因,因为国家不可能特意拿一家垃圾公司到市场上来圈钱。

  而且很多优秀央企根本是没有必要上市的,比如能源企业,你真的认为那些公司缺那点募资的钱吗?

  怎么可能,你可以简单的认为优秀央企就是给广大投资者送福利的,“中特估”这个词不是没道理的。

  另外军工企业还有一个很大的特点,那就是不受经济环境影响,所以只要国防预算摆在那,公司业绩就有保障。

  今天要分析的“中航光电”就是如此,这么多年业绩稳得一塌糊涂,属于那种能大概估算出未来两三年业绩的那种。

  中航光电的发展史很长,可以追溯到1970年,当时国家拨款近600万建了个工厂,专门生产航空插件,名字就叫“华川电器厂”。

  所以1985年决定搬到洛阳去,顺便扩张民用业务,但是搬迁需要工厂自己筹钱。

  所以搬迁工作前前后后花了9年时间,主要靠贷款先在洛阳建生产线,然后一边正常经营,一边慢慢地把家底都搬过来。

  1995年搬迁完后就改了个名字,叫“洛阳航空电器厂”,要气派很多,主要做电连接器民用产品,后来又扩展了光连接器产品,业务的发展速度一下子就起来了

  2002年以中国航空第一集团公司为首,联合其他六家单位,把工厂重组成一家公司,并且剥离掉非主营业务,再次改名为“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”。

  公司成立之后,全套现代化管理体系就都建成了,经过几年的磨合,新公司彻底成熟,而且业务还在高速发展。

  2007年净利润近1个亿,这一年成功在深交所上市,这可是我们第一家上市的军工企业,有很大的象征意义。

  上市之后首先解决的就是同业竞争问题,因为母公司的系统很庞大,还有类似业务的子公司,从那以后就全部整合进中航光电里面。

  一直到现在,这么多年以来,公司的业务从来都没变过,专注于“连接器”这么个小东西,一做就是几十年。

  所有需要传输的东西,都需要连接器,即便是信号无线传输,在信号源或者中转站也需要连接器。

  所以不管是曾经的电气时代,还是现在的互联网时代,还是未来的智能时代,这个市场只会越来越大,典型的永续产业。

  中航光电也跟着时代的变迁,不断丰富了自己的产品线年与海信宽带共同出资成立“中航海信”,也就是现在的“青岛兴航光光电”,公司持股50%BOB半岛,主要就是为了扩展光纤连接器业务。

  2013年又花了1.26亿收购西安富士达48.18%的股权,这是一家做射频同轴连接器产品的公司,扩展了通讯业务。

  第二年又花了2670万增持10%的股权,成为控股股东,富士达2020年也在北交所上市。

  紧接着2014年花了1.22亿收购深圳翔通光电51%的股权,这也是一家做光纤通信零配件的公司,再次加强光纤通讯业务。

  再到2015年合资成立“中航光电精密电子”公司,占股51%,这个布局是为了做精密连接器,目标是消费电子。

  2019年又把兴华华亿重组了,也就是现在的“中航光电华亿”,主要做轨道交通传输连接器的。

  正是因为前些年不断地并购和扩张新业务,让中航光电的业绩连续增长了十几年。

  现在中航光电不管是军工业务还是民品业务,都还在继续增长,重点是毛利率还在提升,这也是行业的特殊性带来的。别看我们平常用的电子产品都有连接器,这类标准化产品是立讯精密这样的代工企业做的BOB半岛,难度比较低。

  还有很多中高端市场,连接器是需要定制的,比如汽车领域或者军工领域,可能都是独一无二的新产品,至少每个新能源汽车品牌的充电器就不能通用。

  所以优势很明显,在定制化领域是绝对的龙头,并且很难被超越,因为定制化经营模式是需要长时间积累的。

 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,那就是市场规模有限,任何定制化的东西,肯定是比不上标准化产品规模的,毕竟针对的客户只有一家。

  二、业务中航光电的业务主要有三大块,分别是电连接器、光连接器和液冷解决方案,液冷解决方案主要也是液体连接器。

  虽然这三类主要都是连接器,但是产品非常多,现在已经有500多个系列,35万多个品种,这就是定制化的结果,真不是一般的公司能承受的。

  连接器这个东西随处可见,我们每天也都在用,行业规模非常大,全球市场大概有近千亿美元,其中主要就是通信、计算机和汽车这三类用得多。

  现在全球市场主要还是在美国企业手里,国际三大巨头“泰科、安费诺、莫仕”全都是美国公司。而且他们还在不断地并购提高市场集中度,比如“安费诺”这家公司,我看他近十年以来,每年都至少要收购一家公司,并且非常聚焦连接器。

  他们的运营模式都是自己中高端市场,比如军工和航天使用的高端连接器他们自己做,然后也会承接大量低端或者标准化连接器业务,转手就外包给代工企业生产。

  国内的企业主要是中航光电、航天电器、立讯精密、长盈精密这些,市场份额都不大。

  中航光电和航天电器是军工领域的双龙头,而且竞争格局很稳定,不大可能有新入局者,因为准入门槛很高。立讯精密和长盈精密主要是做消费电子,然后顺带做连接器,属于延伸业务。

  中航光电几乎没有手机和电脑业务,这种标准化产品他肯定做不过立讯精密,主要集中在军工、通信和汽车领域。

  所以目前的现状是军工等高端领域连接器,中航光电比不上国际三巨头,在民品领域,也比不上立讯精密这类代工企业。

  看起来像是夹心饼干,其实也有一个很巧妙的优势,那就是军工企业的品牌效应,这也是能在汽车和通信领域发展这么好的原因。

  这一点中航光电比航天电器做得好,航天电器一直专注于军工领域,似乎没有太多转民品的意思,所以业务规模要小很多。

  这没有好坏之分,军工领域的蛋糕也是不小的,这两家拿下了75%以上的市场份额,市场格局可以说非常稳定。

  那么只要我们的军费开支有这么大的规模,他们这一块的业绩就差不了。实际上如果对标美国的军工,我们是还有很大进步空间的。

  虽然我们的国防实力已经进步非常大了,但是毕竟起步比较晚,所以在装备迭代上面,很多东西都还是要落后美国一两代。

  有差距不要紧,我们肯定是会追上并且超越的,那就意味着未来很多年,军工产业都还会继续匀速发展。

  而且在军工领域的准入门槛很高,国内巨头主要就是中航光电和航天电器这两家。

  所以我预计中航光电未来的军工业务依然还会增长。然后是民品业务,新能源汽车和5G的发展,让公司分到了一部分蛋糕,这个市场太大了。

  但是竞争也很大,前面说的国际三巨头“泰科、安费诺、莫仕”这几年在中国建厂速度很快,比如泰科2022年在昆山的工厂,一期已经投产,产能高达20亿件连接器,还有二期今年应该也会投产,产能又是13亿件连接器。

  这是中航光电2023年的总产能,连接器生产量不到8.2亿只,不过同比增长17.89%,比2022年的增幅大多了BOB半岛。

  而且中航光电的扩产速度还在加快,基础器件产业园一期已经完工,华南产业基地一期项目进度达到了77%,还有工业互连产业园项目也在推进。

  比如高端互联产业园这个项目,总投资27.2亿,2023年才投入了不到2.6亿,也就是这两年还要投入二十多亿。

  只是可能因为保密,项目并没有公布具体产能,无从对比,只是说预计年销售39.63亿,年利润7个亿。

  中航光电的技术肯定是没问题的,新能源汽车结构复杂,使用的连接器也非常多,而且汽车连接器的特点是需要承载高电压和大电流,同时还要具备抗干扰和抗震动的能力,所以对机械性能和机械寿命的要求非常高。

  不过成本主要取决于规模,未来中航光电体量越来越大,再加上本土优势,国产替代抢占海外企业的市场,我觉得应该是必然的。除了汽车连接器之外,通信连接器是第二大使用场景,这个领域的产品逻辑又完全不一样。

  通信连接器大部分都是定制,因为迭代速度太快了,而且对信号的传输速度和抗衰减要求越来越高,比如现在的5G,正在用射频连接器替代之前的传统连接器。

  这样就会带来一个很大的问题,生产企业需要很强的研发能力,还要不断大规模的投资新设备,这也间接形成了比较高的准入门槛。

  现在全球的连接器市场主要都在外企手里,就连富士康和立讯精密的市场份额也都比较小,中航光电就更不用说了,在民品连接器市场,规模算是很小的。

  但是差距就代表着进步空间,未来我们是有可能跑出一家国际巨头的。立讯精密够呛,因为他的重心不在连接器上面,而且主要做消费电子连接器,跟高端连接器是两码事。

  当然我们连接器在国内做得好的,还有得润电子、瑞可达、永贵电器等等多家公司,中航光电一直都是中高端连接器的老大。

  关于中航光电的业务,还有一点非常重要,那就是公司的军品和民品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占比格局?公司的报告没有直接这样区分公布,但是有个数据可以大概推测。

  这是军工产品的特殊费用,要根据财政部的《企业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管理办法》(财企[2022]136号)的有关规定,规范安全生产费提取和使用。

  2023年的年报没有说具体提取规则,但是2022年的年报里面有,当然也可以直接去看那份文件。

  “专项储备按上年度军品收入总额计提,①1,000万元以内的计提比例2%;②1,000万元至1亿元之内计提比例1.5%;③1亿元至10亿元之内计提比例0.5%;④10亿元至100亿元之内计提比例为0.2%;⑤超过100亿元的部分计提比例为0.1%。”

  2023年增加了安全生产费用1887万元,然后逐一计算各等级计提的金额。

  也就是这个1437万属于10个亿到100个亿之间应该计提的,按照0.2%的计提比例,1437万/0.002=71.85亿。

  也就是第四个计提等级里面,军品收入是71.85亿,再加上前面三个等级总共10个亿的收入,中航光电2023年军品总收入应该是81.85亿BOB半岛。

  那么把总收入减去这部分军品收入,就是民品收入,同样可以得到近几年民品收入趋势,我就不放图表了。这么统计一下的好处,是知道公司每年增长的业绩到底是怎么来的,中航光电既然是军和民两条腿走路,当然要搞清楚有没有偏科。

  2023年中航光电营收200.7亿,同比增长26.75%,归母净利润33.3亿,同比增长22.86%,经营现金流净额30.9亿,同比增长45.79%。

  增长速度很稳定,近三年的营收都增长了二十几个百分点,利润同样也是稳步增长。

  在2020年之前,每年的资本开支都不超过3个亿,但是2023年已经高达24亿。

  不过公司的有息负债并没有增长多少,短期借款区区6个亿,比2019年还低,长期借款也只有不到6个亿,也比2021年要低。

  所以2023年的资产负债率创了近十年的新低,只有38%,以前每年可都是在41%以上的。虽然每年的应收款都比较高,2023年达到132亿,因为他的大客户很多都是军工,有账期很正常。

  同时中航光电的占款能力也不弱,去年总应付款也差不多有103亿,相差并不是很大,重点是保持了稳定。

  而且2023年筹资流入现金17.7亿,流出却高达25.7亿,这里都还吞噬了8个亿的现金。

  公司完全用赚回来的利润和现金扩产,经营非常健康BOB半岛。再加上账上一直都有近百亿的货币资金,扩大规模毫无资金压力,不但没有财务费用支出,每年还能收到一两个亿的利息。

  去年的管理费用13.33亿,同比大增46.52%,这里不要误会,不是管理效率降低,是因为股权激励摊销金额增加了,详细信息可以去看股权激励公告。

  2023年的研发费用近22亿,同比增长37.55%,投入比例继续占营收的10%以上,已经连续三年。

  前面分析业务的时候也讲了,定制连接器的缺点就是需要不断地投入研发,因为更新迭代的速度太快了。

  不过优势也很明显,不但在国内的高端市场相对其他竞争对手持续保持竞争优势,同时还在不断接近国际巨头的水平。

  现在中航光电的很多产品,已经不比那国际三巨头差了,在国内跟航空电器不好比,但是肯定秒杀立讯精密这类民企的。

  只是盈利能力还有提高空间,因为规模还是不够大,所以成本比较高,虽然原材料成本占了大头,但是其他边际成本是可以下降的。

  但是定制化制造业和标准化制造业是有区别的,要持续保持技术领先,本来就需要很强的盈利能力才行。这也是“泰科、安费诺、莫仕”这三巨头能持续霸占全球前三位置这么多年的原因。

  这也是中航光电未来要进步的方向,立足于军工沉淀技术,大力发展民品扩大规模,两者相辅相成,是有可能冲击国际巨头的。

  四、总结我在C919大飞机起飞的时候分析过一次中航光电,当时我预测2023年的净利润是35亿。

  公司2023年实际净利润35.36亿,比我预测的多了3600万,略超预期!现在的市值相比那个时候,又跌了10%左右,当然市值短期的波动与业绩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。

  其实对于这类业务相对简单的公司,很好理解,但是中航光电有一个东西很麻烦,那就是年报内容99%都是没有价值的官话。

  所以需要我们更细心的从只言片语里面去推测,好在中航光电未来的想象空间还是民品业务,不像航空电器主要集中在军工,更难找到有价值的信息和数据。

  未来随着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和5G甚至6G的持续发展,民品连接器是一定还有很大增长空间的。再说现在国内市场依然很大一块市场蛋糕在国外企业手里,即便是国产替代都还有不小的市场潜力。

  综合这些多方面的因素,我计算的2024年业绩,加上行业景气度风险修正,就得出了估值区间。

 

TEL

400-123-4567
138-0000-0000